邵阳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邵阳发展农业农村推进乡村振兴 [复制链接]

1#

发布会现场

记者提问

武冈云山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资料图)

邵阳新闻网9月11日讯(记者程懿刘其洁)9月11日上午,“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邵阳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乡村振兴专场发布会举行,邵阳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肖高国发布新闻。相关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邵阳市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农业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基础建设不断加强,农业综合生产力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55亿元,比年增加.86亿元。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民收入年均增速达11.5%。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年的元增长了51.7倍。

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落实,农产品生产效益逐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进一步得到激发,粮油、蔬菜、水果、肉类、水产等主要农产品产量明显增加。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01万亩,比年增加.59万亩;粮食总产.59万吨,比年增加.76万吨;油料总产18.63万吨,比年增加17.13万吨;蔬菜产量.12万吨,比年增加.91万吨;水果产量91.47万吨,比年增加90.85万吨,增长.5倍;肉类产量59.93万吨,比年增加44.03万吨万吨;水产品产量10.31万吨,比年增加6.63万吨。

农村产业结构逐步完善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市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状况逐年得到改善。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邵阳因地制宜作好山水文章,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较大调整。种植业比重由年的75.2%下降到年的59.7%,畜牧业比重由15%上升到年的27.3%,渔业比重由1%上升到3.3%。茶叶、油茶、油菜、水果、中药材、南竹、草食畜牧、蔬菜、家禽、水产等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奶牛养殖占到全省的一半。生猪、肉牛出栏数均居全省第一。邵阳市西甜瓜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首批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

农业机械化进程突飞猛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针对丘陵山区特点,邵阳在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方面进行积极探索。特别是实施购机补贴政策和“千社”工程以来,邵阳市农机化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实现了农业生产由人畜力为主向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万千瓦,大中型机具对小型机具的替代趋势已经形成。70年来,全市耕整地方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到年,全市水稻机械化收获率达到93%,基本实现了割禾不用刀;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9.6%,接近机械化高级阶段。油菜生产颠覆传统栽培模式,到年油菜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9.73%。农机组织化程度明显加快,年全市注册农机合作社达到家。

农村产业融合蓬勃发展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邵阳农产品加工业突飞猛进,农业产业化企业不断壮大,农村一二三产业蓬勃发展。年,洞口县城关镇建成第一个蜜桔罐头厂,到年全市柑橘年加工16.5万吨,居全省第一。现在,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家,年产值亿元以上。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55家。全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个,年接待游客万人次。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

随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全市耕地流转总面积达万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43%;全市种粮大户达到1.25万户;家庭农场发展到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家。“互联网+”现代农业开始出现,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农业技术支撑日益健全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邵阳市农业科研水平不断提升,选育出的雪峰小玉红品种填补了我国小果型无籽西瓜品种的空白,为全国唯一通过国家审定的小果无籽西瓜品种。近年来,邵阳全面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年以来农药使用量逐年减少,年化肥使用量比年减少0.77万吨。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近十年来,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邵阳全市共建成高标准农田.7万亩,成功打造了一大批高水平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大幅度提高了我市粮食综合能力。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每年为我市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超过40万吨,新增油料生产能力超过8万吨,为农民收入连年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随着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及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农村公路“窄改宽”、自然村通水泥路、人安饮水、农网改造以及宽带互联网等做到了全达标,村级综合服务平台、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和农村广播电视“村村响”等实现了全覆盖,文化、体育设施也开始走进农村社区。农村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0.65%,禁养区内养殖场全部退出,四级“河长制”全面落实,水质水岸明显好转。年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全市共有39个村获评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农业安全监管水平稳步提升

邵阳始终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当作农业产业的“命根子”,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全市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扎实开展农兽药、“瘦肉精”、兽用抗生素、私屠滥宰、水产品违禁药物、农资打假等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农业生产安全。有效整合执法力量,率先在全省成立了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有效解决了屠宰点扰民、非法电鱼、制假售假等群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