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双清区以奋斗姿态阔步新征程双清发布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公益献礼 http://pf.39.net/xwdt/180102/5972919.html

邵阳日报记者:胡梅通讯员:张雪珊

编者按:5月12日,《邵阳日报》整版推出“真抓实干看邵阳”系列报道,以《双清区以奋斗姿态阔步新征程》为题报道双清区同舟共济、同心同德、共同奋斗,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经验。现全文刊发如下:

因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创新引领战略、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3项工作成效明显,双清区获年度省政府真抓实干表扬激励。

在区位优势不佳、工作基础薄弱、创先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双清区何以跻身全省先进行列?

近年来,双清区委、区政府持续思想发动、凝聚发展合力、明确正面导向,全区上下同舟共济、同心同德、共同奋进,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浓厚热烈的发展氛围,广大干部群众奋勇争先,凝聚起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双清的磅礴力量。该区连续两年绩效考核名列同类县区第一,基层党建年度考核评定为“好”等次,每年至少有3项工作受到省政府表扬。年,科技创新推进双清高质量发展经验做法受到省级主流媒体集中宣传推介,被评为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奖励项目十大新闻事件。

双清区招商引资硕果累累,近年来多家城市综合体为商圈的商业布局模式,极大改善市民生活购物环境。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

双清区是邵阳市唯一纳入湖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类县(区)。年,该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党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抓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区经济保持企稳转好、结构调优、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

——经济运行企稳向好。双清区有力有效防控疫情,第一时间启动复工复产,较快实现主要经济指标由负转正。全区GDP总量达.5亿元,同比增长3.8%,排名全市第六;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5%,排名全市第二;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绝对额31亿元,排名全市第一;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额3.22万元,排名全市第一。

——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全面化解,综合负债率处在全省较低水平,财政管理工作连续四年保持全省先进。全区(不含经开区)4个省级贫困村全部出列,户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该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4.7%,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面提升到Ⅱ类,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圆满完成。

——产业项目建设成效显著。该区着力稳投资促增长,产业和项目建设加速加力、成效显著。68个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65.44亿元,其中18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4.2亿元,为年度计划的.6%。产业结构调整为2.6∶44.8∶52.6。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0家(含经开区25家),获评年全省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协调工作先进县(市、区)。

——改革开放有力有效。32项改革任务有序有效推进,该区妇联创新“1+N”工作机制案例成功入选“邵阳基层改革探索10例”。全区研发费用绝对额7.8亿元,排名全市第二。全年实际到位内资60.6亿元,同比增长22.5%;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同比增长3.1%;全年共引进内外资项目个。

双清区致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切实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该区把稳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全年新增就业人员人,为目标任务的%。大班额化解任务提前全面完成。全面小康决胜年“六覆盖”工作目标基本实现。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扫黑除恶“六清”行动取得阶段性胜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该区全力以赴配合做好省委巡视工作,坚持边巡边改、立行立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全面完成。坚持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中锻炼干部、识别干部、使用干部,广大党员干部在大战大考中锤炼了作风、提高了能力、激发了干劲。年,双清区奋力蹚出了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全区年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4.9%,拉动经济增长约2.2个百分点。全区规模工业企业达到家,完成产值亿元,增长5%;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72亿元,增长7.8%。全区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30家。

双清区紧扣城郊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瞄准市场壮大精品农业,让产业链条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在推进科技创新上跨上新台阶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关键要在推动‘三高四新’战略落实落地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力推进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通过科技创新,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上作出新贡献。”双清区委书记吴劲松表示。

年5月18日,在双清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会暨创建省级创新型县区动员大会上,该区首次对在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强区”实践中涌现的38家科技创新型企业、优秀中小微企业、新入规高新技术企业和24名科技创新突出贡献人才、科技创新管理人才、科技创新技术人才进行表彰,共发放奖励资金万元。

双清区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引进松茸、竹荪等菌种,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双清区是我市的老工业基地,也是新型工业化和项目建设主战场。近年来,该区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建设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契机,推动科技创新、制造强区、产业兴区,走出一条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双清之路。该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产品增加值、研发投入总量均处于全市领先水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为了强化科技创新,培育壮大实体经济,双清区多措并举,不仅将首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奖补政策引导资金从10万元提高至20万元,增加原高新技术企业复审资金支持,还大力实施“小升高”培育行动,加强高新技术企业源头培育,重点围绕创新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同时,不断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后备企业,积极协助争取省、市财政补助和科技创新项目资金;加大科技金融服务工作力度,腾讯视频每年开展科技金融服务活动,仅年就为辖区内玉新药业、阳光发品、亚洲富士电梯等63家中小企业促成金融支持2.81亿元。

盘活科技资源,增强科技驱动能力。年,双清区发挥邵阳市新型工业核心区位优势和邵阳经开区产业配套优势,以创新驱动推进“二区一中心”建设。该区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75家,实现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增加值.5亿元,研发投入达到4亿元,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连续五年位居全市第一。区内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迅速崛起,形成装备制造、医药制造、农副食品加工和发制品等优势产业与骨干企业集群。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我们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争取到2年,全区累计新增规模工业企业家以上,完成工业投资亿元以上,实现规模工业年总产值达亿元以上。”双清区委副书记、区长江韬信心十足地表示。

在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上再创新举措

双清区是邵阳市的项目建设主战场和商贸物流集聚区。近年来,该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以工程建设领域和加工制造、餐饮服务等容易发生拖欠工资问题的行业为重点,扎实推进“根治欠薪”工作。

双清区大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将打造美丽宜居乡村融入到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有效地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该区一方面实行分块排查、分级排查相结合的联合排查制度,全面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拉网式”检查,做到“不漏一户企业、不漏一个工程项目”,由区劳动监察部门对负责的片区进行不定期排查,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限期整改指令书,对整改不力或拒绝整改的,及时予以立案依法进行处理。另一方面,依托区、乡(街道)、村(社区)三级劳动保障平台,对治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实行网格化管理,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专人专管,责任到人,每周对辖区范围内用人单位至少进行一次排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查处。该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简化办案程序,以农民工群体为重点,开通维权仲裁调解、法律援助以及来信来访“绿色通道”,对涉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争议案件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开庭、快速裁决、快速结案,做到“两无”和“两个%”,即无重大恶意拖欠工资行为、无越级欠薪上访事件,工资清欠覆盖面%、欠薪案件结案率%,为农民工撑起“保护伞”。

为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去年,双清区对14家在建工程项目均实行实名制信息管理,并和行管部门启用信息平台对接,开设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实行专户发放。同时,建立“黑名单”和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及时约谈被投诉举报有欠薪行为的企业,告知如有欠薪行为将按相关程序将其纳入诚信“黑名单”。

双清区组织各部门通力协作,联手查处跨区域农民工工资拖欠案件,形成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强大合力。

为形成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强大合力,双清区组织人社、公安、发改、财政、住建等19个部门通力协作,联合实施“雷霆行动”,加大对跨区域工程项目的监管,联手查处跨区域农民工工资拖欠案件,对拖欠工资拒不整改的用人单位进行吊销执照乃至清除出双清市场等严厉惩处,对恶意欠薪、欠薪逃匿等案件,情节严重的依法移交公安机关。该区财政还安排万元作为拖欠农民工工资周转金,用于春节前后突发事件应急周转。

年,双清区劳动争议仲裁受理案件44件,其中调解13件,裁决25件,6件正在处理中,涉及劳动者44人,涉及金额.78万元;该区劳动监察接待投诉案件件,立案前调解案件94件,立案7件均移送公安机关,帮助名劳动者追回工资.7万元,欠薪投诉较上年减少30%。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