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周胜-绥宁苗家美04:21来自遇见魏源图书馆
绥宁县,湘西南大地上一颗翠绿的森林之城,隶属于湖南省宝庆邵阳市管辖。绥宁县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展开绥宁县的历史画卷大家会发现一个特点,那就是绥宁县历史上的起义战争非常之多,这和绥宁县的民族结构构成以及绥宁县独特的地理位置息息相关。明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特色的一个朝代,天子守国门,但是在少数民族政策方面还是不断地激起反叛,明代特别是苗族的苗王起义可以说是非常著名。明朝在绥宁县境内也先后发生了2次非常著名的起义,分别是:明正统元年的李天保起义和明弘治十四年的李再万起义。李天保是侗族,绥宁县人。李再万是苗族,城步县人。值得一说的是虽然他们是不同民族,但是同一个姓--“李”姓。笔者一直很疑惑,侗族的李姓和苗族的李姓是不是同一个祖先?还请诸位赐教。
关于绥宁历史上的起义方面的资料,建议大家找笔者分享一下《绥宁县志》。这版电子版本的《绥宁县志》方便阅读同时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由绥宁县官方统一编撰的第一版《绥宁县志》,《绥宁县志》收集和整理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是研究绥宁历史沿革、民俗文化以及绥宁人性格特点的百科全书。《绥宁县志》很值得对地方志感兴趣的朋友仔细阅读。
笔者有《绥宁县志》可以分享给大家
一、李天保起义
明朝正统元年(年),李天保、蒙能率领绥宁县横岭峒(现在隶属于城步苗族自治县)和广西蒙顾峒等地少数民族起义,攻占了绥宁县城,各地峒民纷纷响应,后来被总兵肖绶率领军队镇压。正统十四年,起义再起,义军攻占靖州城,处死知州苏忞。明朝廷大震,派保定伯梁瑶率领军队围剿,起义再次失败。景泰三年(年)七月,布政使马瑾率领军队围攻驻守在青肺山的义军,守将杨光拳以及名义军被俘虏,多人战死。景泰五年二月,李天保、蒙能在广西、贵州等地聚集5万多人,进驻黔东。九月,围攻隆里卫所,京官都指挥使刘信率兵援救。义军击毙刘信以及其手下官兵数十人。
景泰四年(年)二月,蒙能在攻打平溪村的时候被炮击中牺牲。李天保潜伏在绥宁县境内,以黄桑坪为中心,重新集聚力量。天顺四年(年),李天保组织上万人起义,称王封将,建元武烈,在黄桑坪等地建立省、府、州、县政权。十一月,明朝廷派出总兵李震率领湖南、云南、四川官兵7万多人,疯狂围剿起义军。李天保在清水坪被俘虏,牺牲在明京都,同时被处死的起义官兵达数千人。
二、李再万起义
明朝弘治十四年(年),苗民首领李再万率领绥宁县横岭峒、武冈县扶城峒等40多苗寨、侗民、瑶民起义。攻城池,杀官兵,诛豪强,还田于民,各族民众纷纷响应。起义军很快控制了绥宁、武冈5峒48寨和广西义宁、兴安等地。十月,朝廷命令湖南巡抚阎仲宇、总兵徐琦率领湖南、湖北、广西、贵州4省官兵以及清浪等卫、麻林等所汉士兵民以及款兵人,分四路犄角并进。义军利用千山万峒的有利地形,依靠滚木、垒石、弓箭、火炮等武器痛击朝廷军队。最后因为弹尽粮绝,扶城、边溪、牛石、横岭等40多个山寨先后失守,起义军多人牺牲,起义失败。这次起义以后,朝廷强迫大批苗、瑶、侗民改装易俗化为汉民,并且从绥宁县和武冈县析地设置了城步县。